/

2024年8月13日

人工智能Ai真的造成裁员潮?

高喊活下去4年前万科一语成谶成了时代的先知。到了今天,全球似乎都开始掀起了一轮裁员潮。

科技行业受AI影响很大:

除此之外还有世界范围内各地耳熟能详的500强大企业们也在制造大面积的裁员趋势。根据裁员追踪平台Layoffs.fyi 的数据,2024 年至今,已有80 多家科技公司宣布了裁员计划,总计影响到超过2 万名员工。经营Layoffs.fyi 的旧金山科技工作者Lee 估计,科技业约有20% 的失业是由人工智慧造成的,科技公司对员工进行了裁员和重组,并加大了对自动化的投资。

除了科技行业AI真的要为裁员潮负责吗?

 

裁员的趋势里甚至还出现了投机者:有人拿“AI”背企业裁员的锅蹭热度抢流量,制造焦虑卖课。

4大方面原因全文干货带你了解裁员潮的原因。

  1. 经济周期
  2. 企业经营
  3. 货币政策
  4. 生产技术

经济周期——海外需求旺盛 内在需求持续复苏

任何人都会被大趋势所影响,用经济的总量扩张与衰退来观察宏观经济的周期是我们了解裁员潮发生的重要途径。所谓时势造英雄在天时地利人和时的努力也会得天助。当环境不好时再多的努力也是只是让自己更辛苦。

我们当下处于什么经济周期内呢?根据美国富达投资集团的2024一季度经济周期更新: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主要经济体仍处于扩张周期后期,经济有陷入衰退的可能。相反,我们国家的经济正在走向复苏周期。在扩张周期中就业率会随着企业的生产旺盛而提高,更高的就业带来更强劲的消费,整个经济实现正向的强化。

 

我国持续复苏:最新的3月全国制造业PMI数据显示我国正在重回繁荣线之上,PMI大于50表示经济正在扩张生产端的活动正在升温。制造业 PMI 是一个综合指数,由新订单、生产、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原材料库存 5 个分类指数加权计算而成,这算是一个国际通用的经济晴雨表和领先指标。

 

老板们的裁员逻辑:老板们对未来预期好就会提前招人生产产品,未来能赚更多的钱的预期下大量的招聘会带动就业市场的需求,而当市场上商品供大于求就会开始缩减生产规模,作为企业生产成本的员工工资将缩减,甚至出现裁员直到平衡。企业经营得到的利润由股东与债权人分享,员工在经济收缩时就将成为企业的运营成本,同时在经济收缩时企业无法“开源”CEO们为了利润表更好看,为了给股东一份业绩增长的答卷可能会选择节流。某些企业在管理中会给与员工股份激励,让员工也可以分享到企业的利润而不止是工资,鼓励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同样的在一些高工资行业中,人才供应远远小于需求,这些人的工资也水涨船高,但如果他们都跑出来告诉其他人:”XXX行业赚钱,那么在需求不变的前提下很快便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涌入拉低行业薪酬水平。所以说闷声发大财就是这个道理豆知梦想的就业数据公益助力就业。

企业经营——普通打工人分到的羹并不多

反直觉:先看看美国标普500指数的走势,你会不会觉得美国经济一片大好呢?打工人们也靠自己的工作为自己挣得一份体面呢?实际上美国经济暗流涌动下有衰退可能。

兼职打多份工作的人上升,同时职位空缺数量减少: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拥有多个工作的人占比5.1%,该数据自疫情以来不断攀升,大有超越疫情之前的水平。职位空缺的数量正在减少,就业市场需求减少。

货币政策——放水不停

自从金本位货币变为信用货币后国家的货币政策已经在宏观环境中影响着所有人。这其中美联储的影响又是全球最大的。货币政策直接影响了企业的资金成本,当资金成本过高时,企业如果经营困难就会开始裁员过冬

美元购买力的下降:美联储在过去2000年和2008年后为了支撑经济,降低了联邦利率。从而使得企业主们能够以更低的利率借到钱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低利率的环境中企业主们的资金成本将会下降,打工人们也同样有更多机会进入企业工作,获取薪水同时以低利率进行贷款、消费等。但美联储不可能一直让钱这么便宜。如果你在1920年购买一辆汽车到2019年来看你需要花费的都是1kg黄金,但是如果汽车以美元计价你就需要在2019年花40000美元才能买到。作为一个央行,还是能分清楚一顿饱顿顿饱的区别,如果美元购买力下滑太快,作为央行就失去了货币的信用。

 

大放水的后果:在疫情期间的大放水,制造了高工资与高通胀,为了保证自己的货币信用,他们不得不紧缩货币政策,提高自己的联邦利率让整个社会的借贷成本上升试图抑制高通胀,这段高息的环境下一大部分僵尸公司由于长期的低利率货币政策为了度过货币政策需要减少运营成本。我们经常看到的软着陆与硬着陆一说,就是当通胀被抑制后,社会上不会发生大面积的裁员经济数据不会大幅度下滑,软着陆代表通胀抑制、失业率保持稳定。

 

历史上软着陆的可能性很低:在过去70年中有13次加息周期,而软着陆成功的只有3次。所以各位打工人们心怀希望的同时也要做好过冬的准备。

 

生产技术:升级

生产技术的升级也同样是企业裁员的原因。根据美国银行的数据:标准普尔500 强企业创造 100 万美元收入所需的员工数量从 1990 年前的 大于7个人降至 2024 年的 2 人,可见在企业创造价值的时候生产技术取代了人工,让人的价值密度更大同时也在减少更多的工作岗位。

摩尔定律:由英特尔的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提出的一个观察,它描述了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量大约每经过18个月到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同时性能提升一倍,成本则相应降低。各位经常在纪录片中见到的,上个世纪的和一栋楼一样大的电脑,经过了几十年的技术进步之后,同样的计算性能也许只需要一个不到手掌大的芯片就可以完成了。